用户名 密码:
电话:010-68809607 E-mail:zhongkeyan828@126.com
 
网站首页|关于中科研| 部门设置|产品与服务|工作动态|通知通告|会员专区|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心资讯 > 科技动态
29K
山西做大做强“小杂粮王国”
中科研(北京)科技发展中心  网址:http//:www.zhongkeyan.cn  2017-03-22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一发布,便引发各方关注。中央一号文件有哪些新亮点,各地如何结合实际推动文件落地?由中央农办组织的中央一号文件宣讲工作正在各地紧锣密鼓地推进着。
    日前,在山西太原举行的中央一号文件宣讲会上,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指出,要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的一个亮点。
    “这也正是山西省的优势领域,山西号称‘小杂粮王国’,这篇文章可以做得更响、更大、更强。”徐南平说。
    围绕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今天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促进杂粮杂豆、蔬菜瓜果、茶叶蚕桑、花卉苗木、食用菌、中药材和特色养殖等产业提档升级,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在重点发展的优势特色农业中,杂粮杂豆排在了显著的位置。
    正如民歌里所唱的“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复杂的地形、多样的气候、丰富的杂粮品种资源,成就了山西成为“小杂粮王国”。小杂粮是小宗粮豆作物的俗称,泛指生育期短、种植面积少、种植地区和种植方法特殊、有特种用途的多种粮豆,主要有麦、粟、黍、豆、薯5大类。
    据山西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山西省杂粮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1/10,占全省粮田的40%。其中,谷子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位,燕麦居全国第二位,荞麦居全国第五位,高粱居全国第二位,小杂豆保持在全国前三位。山西从南到北都有杂粮种植,特别是东部太行山区、西部吕梁山区及北部高寒冷凉区种植更加广泛。
    为了使山西小杂粮成为大产业,2012年山西省启动了振兴小杂粮产业计划,提出实施杂粮产业振兴工程。该计划提出,山西重点发展谷子、荞麦、燕麦、红芸豆、绿豆、专用高粱、马铃薯7种优势杂粮,建立一批万亩、5000亩和1000亩的规模化杂粮生产基地,择优扶持杂粮产业龙头企业。
    2017年1月,山西省出台的《关于促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也将做大做强杂粮产业摆在重要位置。该意见提出,推进杂粮物流园区建设,扶持一批杂粮加工企业,改善仓储条件和加工工艺,向基地建设和消费需求两头延伸产业链,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培育出一批具有山西地域独特魅力的杂粮名优特品种和蕴涵山西文化元素的方便化、营养化、保健化功能食品。
    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和政府层面的大力扶持,使得山西小杂粮发展迎来难得机遇期。但与此同时,山西小杂粮发展也面临一些瓶颈制约。
    在山西宣讲中央一号文件期间,徐南平一行赴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调研,与山西省农科院、山西农大的农业科技专家代表等召开座谈会。座谈会上,针对小杂粮产业发展,多位专家提出了建议。
    山西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所长郭志利介绍,山西农产品加工产业规模不大,一年产值不到1500亿元,加工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加工放式以粗加工为主。“山西不是农业大省,但特色农业突出,特色明显但规模不大,以致山西农产品加工在申请国家科技项目时相对弱势,希望能有针对区域农业特色的科技专项予以扶持。”他说。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提出要‘优质高效’,从这个角度看,山西杂粮产业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长期从事高粱育种研究的山西省农科院研究员张福耀说,这主要体现在,目前杂粮品种选育赶不上生产和市场需求,品质特性不能适应企业加工和市场消费需求,杂粮品种不适应机械化种植栽培,杂粮品种的繁育体系不够健全,杂粮加工研究相对滞后。对此,他建议国家层面能启动杂粮创新工程,从育种开始,提高杂粮产业竞争力。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针对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区域性优势性产业,比如杂粮产业,能否设置相应的科研专项,要求地方政府配套予以支持,两相结合以促进区域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山西农业大学副校长李宏全建议。

新闻列表】【返回首页】【关闭】【打印】  

中科研(北京)科技发展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6215号-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创新平台五层(实兴大街30号)  电话:010-68809607 传真: 010-68809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