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在中央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积极落实习总书记提出“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上”的指示,深入实施杂交水稻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战略,在相继攻克了我国超级稻育种前四期目标后,加快了超级杂交稻成果转化力度。为进一步挖掘水稻产量潜力,加大了超级杂交稻创新发展的软环境、硬资源的支持力度,为超级杂交稻科技创新和人才团队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2016年,“中心”杂交水稻创新团队在袁隆平院士率领下,按照科技部等部委部署,继续组织跨部门、跨学科、跨领域的超级杂交稻超高产协作攻关,积极开展第三代杂交水稻新技术研究,取得了系列重大进展。
(一)超级杂交稻超高产攻关重大进展。
在云南、四川、陕西、山东、江苏、广东、海南等16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42个超级杂交稻百亩连片高产攻关示范点,采用南方一季稻超高产攻关、华南双季稻超高产攻关、南方一季加再生稻超高产攻关、长江中下游双季晚稻超高产攻关等模式,实施“良种+良田+良法+良态”的“四良”配套技术,开展超级杂交稻超高产攻关研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水稻高产奇迹。在同一热带生态稻作区连续两年突破了国际水稻界公认的单产15.9t/公顷的极限;云南省个旧市一季稻“超优千号”百亩片平均亩产1088.0公斤,再创世界水稻百亩片单产最高纪录;广东省兴宁市双季稻“超优千号”百亩片平均亩产双季合计亩产1537.8公斤,创世界双季稻最高产量纪录。
(二)超级杂交稻大面积超高产模式创建成绩斐然。
为落实李克强总理关于“超级杂交稻攻关不仅要搞百亩,还要搞千亩、搞万亩”指示精神,在湖南、河南、安徽等3个省的水稻主产区的开展超级杂交稻千亩、万亩际别的超高产创建模式,为超级杂交稻大面积超高产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和机制支撑,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分别有2个千亩片、2个万亩片平均亩产达到了900公斤、800公斤的产量目标。
(三)第三代杂交水稻新技术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杂交水稻的研究进入第三代,“中心”已成功将普通核不育水稻通过基因工程育成了遗传工程雄性不育系。该不育系不仅兼有三系不育系(第一代)育性稳定和两系不育系(第二代)配组自由的优点,同时又克服了三系不育系配组受局限和两系不育系可能“打摆子”和繁殖产量低的缺点。该技术的研究成功,为实施藏粮于技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升国家粮食生产能力提供了新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