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7日,“十二五”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低值蛋白资源生物转化及精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主题项目的“食品专用蛋白基料制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课题与“食品新酶创制及生物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创新应用”主题项目的“大宗食品发酵安全低碳加工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中期检查会在天津科技大学召开。中期检查专家组由孙宝国院士、吴清平院士、陈昆松教授、胡小松教授、陈卫教授、刘景圣教授、郝小明教授、汤珮高级会计师组成,科技部农村司、农村中心、天津市科委有关同志,天津科技大学校领导、项目首席专家、相关课题负责人以及合作单位的主要研究人员共计40余人参加了此次工作会。会议由科技部农村司副巡视员胡京华主持。
科技部农村司王喆巡视员讲话指出,863项目中期检查是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全过程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检查有利于科技主管部门全面了解课题研究进展与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是保证“十二五”项目任务目标顺利完成的需要。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期待课题承担单位和参加单位适应新常态、新形势,发挥科研优势与特色,争取“十三五”期间继续在食品领域科研工作中取得丰硕成果。
两个课题负责人分别汇报了课题进展情况。“大宗食品发酵安全低碳加工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组经过研究,首次阐明了我国著名传统食醋酿造过程微生物群落组成、功能、演替及其与风味物质形成的关系,构建了酱油酿造过程关键微生物代谢网络,并且创新性地将促发酵肽、优势菌干扰等手段用于酱油的发酵生产,改善了产品风味,同时结合发酵工艺优化与控制等技术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生物胺、氨基甲酸乙酯等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使酱油生产周期缩短10%,原料利用率提高10%,优级品率提高20%。研究过程中从复杂的微生物群落中筛选具有优良性能的微生物11株,利用代谢调控技术构建获得发酵食品配料生产菌株4株,获得了2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食品用酶重组表达系统,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磷脂酶D的酵母展示表达及酶制剂开发,糖化酶等食品用酶生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食品专用蛋白基料制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课题组针对食品专用蛋白基料制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关键技术问题,重点对蛋白质的成膜性、微囊化、脂肪模拟特性、高乳化高凝胶性等蛋白质加工性能的关键技术,并对食品营养平衡性和食品加工副产物蛋白质回收与性能提升技术,以及蛋白质氧化控制、稳定化、风味相容性等食品蛋白质深加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先后开发了高钙纳米矿物质明胶胶囊壳、抑菌性的明胶-碳酸钙矿物质膜、用于方便面调料包的热封性蛋白可食膜、沙拉酱专用的蛋清蛋白脂肪模拟物、冰淇淋专用的脂肪模拟物、抑制亚麻油氧化的螺旋藻-亚麻油微胶囊等10余项重大成果,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制备技术体系及设备组装。
中期检查专家组一致认为,两项课题均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阶段性目标任务,为完成“十二五”课题任务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建议课题组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